查询结果

满天乌云 [2023-11-05 11:48 AM]
      感觉现在的天气变了。今天都九月二十二了,居然还连续下了两天雷阵雨,前天上午和昨晚1点多的那几声闷雷都伴着入注的大雨洒向大地,仿佛又是夏季的感觉,这个时候出现这样的天气是少有的。
      今天,每年的这个日子,不管天气变与不变,我这沉重的心情始终无法改变,因为37年的父子、母子感情早已深入骨髓、没齿难忘!
        
相关日志: 一段的一段
满天乌云 [2023-10-17 10:22 AM]
      昨天,四爷爷家谭波叔叔在百安坝小八仙为女儿谭洁举办回门宴,婚礼是10月12日在江苏淮安举行的。
      新郎叫陈岩,家里开了个有几百工人的厂,主要生产毛巾床单等宾馆能用到的产品。昨天虽然没有仪式,但通过投影,播放了12日那天他们结婚仪式的整个过程,很隆重、热闹和喜庆。
      他们过来的人就只有两个新人和陈岩的父亲。
      从前天晚上开始,陪了三顿酒,感觉还是有点累。




满天乌云 [2023-09-15 03:23 PM]
      三爸家有喜事了。明天,比你小九岁的弟弟谭林波结婚了!在百安坝宾宴酒店办席、举行婚礼。
      远在安徽的二妈、在浙江的三弟凯钊、在重庆的妹妹娟和幺姥一家包括你最好的弟弟向林青都要回来。除二爸因为上班不能请假无法参加婚礼外,我们这一大家人都聚齐了,这是你们弟兄姊妹第二个结婚的人!
      高兴的同时感到最遗憾的是,爷爷、奶奶和你都无法参加这弟弟的婚礼......要是你们都在......
      此时此刻,我的心口好像又有块石头堵着了......
铁匠 [2023-08-19 11:48 AM]
      8月13日凌晨,86岁的罗化芝(从小叫舅母)去世了。30几年前我们在一个院子住。无独有偶,8月15日早上,本生产队的张善德也去世了,同样是86岁!坐夜时间先后是17日和18日。
      16日早上6点30左右,我们就开始回老家。由于今天(8月19日)我要值班,昨天在张兴全(张善德)家吃完晚饭后不得不往回赶。
      三天老家生活,除了热以外,帮忙做事忙、累都不算什么。特别是吃饭的时候,尽管有篷布罩着,不管中饭还是晚饭,也无论你喝不喝白酒,汗水总会从身体的每一个毛孔不断的往外涌出。面部的还好说,可以用手或卫生纸擦一擦,以不让其掉进碗里、酒杯里或餐桌上。身体其他部位的汗水就只能让它侵湿衣裤了,尤其是衣服背部的那一块,湿了干、干了湿,反正每天要重复好几次。另外是洗漱不方便,虽然我和先会在双堰塘张成秀老表(堂大姨女儿)家睡,床多、床也宽剩,还有冲水式蹲便卫生间,晚上也不是好热,就是不方便洗澡,第二天不得不穿上头天汗湿过多次的衣裤。
      昨晚开门进屋的那一瞬间,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感觉比老家要热些。简单收捡后,迫不及待地打开浴霸洗起澡来。抠、搓、擦、冲水两手并用,约莫20分钟过后,身上感觉厚厚的哪层黏膜才被退去。走出充满热气的卫生间,顿时一身轻松,好不惬意!
      33年(1990年)前我在老家耕种田地、收割庄稼。期间的劳动强度,辛苦程度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想都想不到的,同样的热、同样的不能随时洗澡洗头、也同样的不能随便换衣裤,其他生活条件也比现在落后许多许多!而且一年四季、年复一年都不知不觉地过来了,为什么这三天两晚一个小小的热和不方便洗漱就觉得难受?......思来想去,只能说能生活在过去那种艰苦的环境中叫习惯;现在不用体力劳动了、居住条件好了、生活环境好了,也是一种习惯!说准确点,不就是环境磨炼意志、习惯成自然、习惯就好吗?
满天乌云 [2023-07-28 03:38 PM]
      第一次带着雨丰搞了几天旅游,很热也比较累,但感觉还是值得!
      7月16日开始邀约外出旅游的事情。7月22日早上8点,雨丰同学夏俊宇和他妈妈与我们一起,在西山车站赶车(9座商务车)去了达州(达州到万州的铁路因暴雨垮塌而停运)。下午2点15赶上了达州到西安的动车,7点到达西安站。
      23日开始,先后观看了《复活的 军团》、游览了华清宫、兵马俑遗址,黄帝陵、壶口瀑布、住了窑洞式宾馆“那个年代”,参观了延安革命圣地南泥湾、王家坪和枣园,去了西安城大雁塔、大慈恩寺(李治为报答母亲而修建的皇家寺庙)、登上了明城墙。
      7月26日下午1点左右,完成所有规定旅游景点游览后,中午吃了西安特产凉皮、羊肉泡面、biangbiang面、喝了酸梅汤,还一人骑上一辆共享自行车从钟楼广场(回民街)回到了自强路“朗庭酒店”(5.4公里),这是雨丰在公路上骑车的第二次也是最远的一次,第一次还是一年多时间以前从江城一品骑到大石的会展广场。
      7月27日早上8点上了开往达州的动车,下午1点50分到达州,赶商务车到万州已是下午5点。
      这次旅游的最大感受就是人太多,所到之处全部都是人山人海;再就是学生多,几乎所有家庭都带有至少一个孩子。
      
满天乌云 [2023-07-19 11:08 AM]
      7月13日下午2点半到5点半,重庆市2023年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复赛在巴南区举行。通过“科学听我说“、”必答”、“快问快答”和“抢答”四个环节的比拼,11个参赛队伍决出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六个。我们代表的万州队以排名第四的成绩获得二等奖。第一名巴南区代表队和第二名沙坪坝区代表队还要和其他4个复赛区的的一、二名共10支队伍展开决赛!
      平心而论,我们队伍的4个队员都不想参加决赛了。自从6月26日万州区决赛拿到第一名后,我们都还是花了些时间来复习的。目前,她们3个妹妹手头的工作都已经堆起了,我也有很多事情需要马上完成。但是,在准备这场复赛期间和赛场上,我们的斗志都没有减,也并没有放弃争取第一进而决赛的想法!
      之所以我们只取得了4名的成绩,是因为这次的题占50%以上都没在复习题之列,我必答的5道歉只有1道是在复习题中出现过的。说实话,如果所出的题都在近1000道复习题中,我能保证100%的答对!
      这样的结果,我们都觉得也“完美”!
满天乌云 [2023-06-27 01:59 PM]
      6月13日,万州区科协组织的“2023年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初赛”在明镜小学举行。我和其他三位年轻人一起代表钟鼓楼街道参赛,在52个参赛队伍中夺得第一名。
      6䦹26日(昨天),区科协在区职教中心组织决赛,10支队伍参加决赛,我们同样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得到了一等奖。
      高兴之余也有些惆怅,7月13日还要代表万州去重庆参加复赛,最后有可能参加重庆市科协组织的决赛。压力是免不了的,最主要的还是时间......复赛至少要两天时间,雨丰也放假了,他妈妈没在家,谁来照顾?但如果退出,那算不算逃兵?这肯定不是我的性格!
      哎......还是硬着头皮,上吧!
铁匠 [2023-05-22 05:38 PM]
       (接上)第三,戒骄。抛却傲慢感,谨慎亦谦虚。
      王阳明说:“人生之大病,只一傲字。”要想真正成事,还需时刻警惕“傲”这一顽疾,牢记“失于傲”的道理。
      谨慎谦虚、戒骄戒傲,便是第三点要诀。
      清雍正年间,江水被推荐到朝廷做官。一次皇上召见,他紧张得直打哆嗦,完全不能对答。于是他推荐学生戴震代为作答,戴震口若悬河,分析问题切中要害,说得十分清楚明白。皇上大为兴奋,问戴震说:“你和老师比,谁的才能高?”戴震回答:“我的水平低”。皇上又问:“那水平高的反而不能回答,为什么?”戴震说:“老师年老,耳朵有些背,可他的学问,超过我一万倍。”戴震谨慎谦虚,不仅保全了老师的名声,还因谦让精神获得皇上赞赏,被赐为翰林。
      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胜任天下之至巧,拙者自知不如他人,自便会更虚心。”戴震的谦虚,便是这里的尚拙,“尚拙”被曾国藩奉为人生哲学,足以看出谦虚谨慎的重要性。
      网上曾有这样一段广为流传的话,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的我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
      观古今,越是成熟有本事的人,越是谨慎谦虚;越是无知无能的人,越是自以为很了不起。
      就连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也曾经说:“在科学面前,我只是一个在岸边捡到石头的小孩。”
      还有很多如牛顿这般真正厉害的人,他们从不骄傲自满。因为他们见过世面,知道世界浩瀚,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虚怀若谷,不断学习,能成事,更能成人。
      孔子在《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做事成事,我们既要高瞻远瞩,不沉溺于眼前的安逸;还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前行;更要戒骄戒躁,永葆忧患意识,虚心学习。凭着对“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的笃定,我们才能将理想变为现实,取得自己想要的成绩。
铁匠 [2023-05-22 05:36 PM]
      成为强者必经的三个阶段(摘编)
      中国也有句话:人生以境界定输赢。说到境界,早在数千年前,《管子·乘马》中就有言: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世上凡能成事者,都少不了深谋远虑的眼光、务实肯干的精神、以及谦虚谨慎的品质。远虑、务实、戒骄,是成为强者必经的三个阶段。
      第一,远虑。逃离舒适圈,未来方可期。
欧阳修在总结后唐由盛转衰的教训中,给出过这样的警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话对于我们普通人,同样适用。
      贪图安逸是对自身的一种消耗,就像温水煮青蛙,虽可获一时舒适,但不可获一世舒适。
要想成事,第一要诀就是远虑,不贪图眼前安逸的光景,逃离舒适圈。
      唐山取消路桥收费站时,被裁大姐的一番话,曾刷爆网络:“我今年36岁了,我现在啥也不会,我也学不会什么东西了。”她以为收费站的工作会永远稳定,便安心在舒适区惬意了十几年,可当危机来临,却再也跳不出去。
      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哪有真正的稳定?所谓的稳定,绝不是在某个单位有饭吃,而是无论走到哪里,都有饭吃。
      张泉灵曾在演讲中说:“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句再见都不会说。”可真正抛弃我们的又岂是时代,分明是安于现状,贪图安逸的我们自己。
      看似安逸的生活,最消磨斗志;一成不变的安稳,最耗费时光。
      安稳的避风港,往往是让惰性滋生的温床,沉溺于眼前的安稳,只会让惰性疯狂滋长。放远眼光,不贪享眼前的安逸,不忘记狂妄的梦想,我们才能走得更远更长。
      第二,务实。务实提升行动力,脚踏实地做实事。
     《荀子·修身》中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成事的关键不仅在于远虑,还需要有执行力和行动力。
      “成于务”,注重实干,便是第二点诀窍。
      疫情期间,武汉61岁的万阿姨登上热搜。因为封城被困在家,万阿姨在网上自学了160多门网课。从服装搭配,到葫芦丝教学,再到毛笔书画与中医学基础…她每天学习4-6小时,一天便学完了3-5门课。
      不少人如万阿姨,也想跳出舒适圈,解锁新技能,可他们终究是停留在空想阶段,脑海想法万千,双脚却没挪动一步。
      万阿姨刷了160多门课,收获了一大堆荣誉证书;空想的人们,刷了160多部剧,收获了一身赘肉。
鲁迅说:“时间,人人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聪明和气力,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
      行动就像做储蓄,只有不断地往里面存东西,才能在关键时候拿出来派上用场。如若空有改变的决心,没有切实的行动,危机来临,我们还是会被打得措手不及。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很早就提醒我们:空谈阔论无济于事,只有踏实肯干才是成事的奥秘。凡事能成,皆不是等来的、喊来的,而是一点一滴做出来的。
      勤奋务实,提高执行力,努力奔跑,不要让自己停留在原地,这样我们才不会在突如其来的变故中,败得溃不成军。
    
满天乌云 [2023-04-30 10:13 AM]
      四月未央,共醉芳菲(人生感悟)     转自琉璃疏影

      四月的芳菲,是在一场雨里启程的。
      带着自己特有的清新,与潮湿。
      欣喜,也总在此刻如影随形。

      随便,走在幽长小径。
      总会邂逅一树繁花,一抹绿意。
      心情,忽然就像郁郁藤蔓。
      在一缕浅浅的绿意里,灼灼的生长。

      耳边传来,燕子的呢喃。
      时而清晰,时而朦胧。
      姹紫嫣红,渲染着整个行走的灵魂。
      像极了心中最爱的那一幅,江南水墨画。

      轻依四月,折一枝柳。
      我在笛声的韵里悠然,自醉。
      转身,嗅一朵花开得香。
      这个四月,让我们共醉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