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结果
search result
查询类型 日志评论 | 关键词 | 共找到 655 条记录

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下海经商”,很多政府机关人员放弃了有保障而又稳定的工作,到东南沿海去经商,为的就是能够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开创出一番事业。
这其中成功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王健林和段永平。
王健林本是从政人员,却在90年左右开始弃政从商,乘着政策优势,搞起了房地产开发。改革开放下的市场机遇和初期的资本积累,为其后来万达的发展和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步步高董事长段永平(现国内两大蓝绿阵营和vivo和oppo与步步高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样在90年左右开始做电子游戏机,当时他公司旗下的产品——小霸王曾风靡全国。
毫无疑问,在这两次机遇浪潮的背景下,中国先后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和互联网公司。这些都是“机遇+能力”所促使的成功。
在我爸二十出头的时候,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但当时我爸却一直在家乡的一个小水电站工作了好几年,最终也没能去东部沿海闯荡一番,这也是我爸一直有些后悔的地方。
但这些错过都无可厚非,因为在环境和意识的局限下,面对有些机会,我们注定只能后知后觉。这也是我写这篇文字的最大动力,我想帮助更多的读者形成一个对“机遇”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如今的互联网行业,BAT三分天下的格局大体已定。在下一次的大变革到来之前,几乎所有后起之秀们的创新与创业都只能是小打小闹,即使发展壮大,也极有可能要依附于BAT,甚至会面临被收购的风险。
在当下的中国,不论是就业还是创业,其竞争局面都犹为激烈。即使在这样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倘若没有新一轮的机遇浪潮的出现,即使个人能力再过优秀,也击破不了当今BAT三分天下的格局。究其原因,并不在于创业者不够优秀,或者说他们的知识和能力比不上BAT的创始人,而在于互联网的机遇顶峰已过,外部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局限。
曾经有这么一个问题,我一直难以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答案。纵观历史长河,沧海古今,究竟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如今,我似乎渐渐找到了一个日渐清晰的答案:时势造英雄。
英雄也许会推动时势的发展,但之所以存在英雄,更多在于时势早已孕育了能够诞生英雄的土壤。英雄不一定就是那个英雄,但时势一定会创造出一个英雄,不论这个英雄是谁,他的出现从某种角度讲是一种必然。
就像在互联网浪潮的背景下,我一直坚信,即使马云没有成功,也一定会有另外的人成功。因为大势所趋,在所有的浪潮背景下,必定会有少数的那么几个人站出来独领风骚。时代必定会成就一些人。
如果问我这么一个问题:一个人的成功,机遇和能力各占多少?
如果是以前的我,我一定会回答: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但换做现在的我,会回答:机遇能力四六开。但如果想要实现巨大的成功,私以为,四六开还远远不够,其必定是对半五五开。
之所以五五开,并不是说个人能力不重要,而是说相对来讲,巨大的成功必定要更加依赖于百年难遇的机遇。此时这个能够实现巨大成功的人,其“五分”的能力,也必定抵得了其他人的“七分”。
这其中成功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王健林和段永平。
王健林本是从政人员,却在90年左右开始弃政从商,乘着政策优势,搞起了房地产开发。改革开放下的市场机遇和初期的资本积累,为其后来万达的发展和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步步高董事长段永平(现国内两大蓝绿阵营和vivo和oppo与步步高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样在90年左右开始做电子游戏机,当时他公司旗下的产品——小霸王曾风靡全国。
毫无疑问,在这两次机遇浪潮的背景下,中国先后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和互联网公司。这些都是“机遇+能力”所促使的成功。
在我爸二十出头的时候,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但当时我爸却一直在家乡的一个小水电站工作了好几年,最终也没能去东部沿海闯荡一番,这也是我爸一直有些后悔的地方。
但这些错过都无可厚非,因为在环境和意识的局限下,面对有些机会,我们注定只能后知后觉。这也是我写这篇文字的最大动力,我想帮助更多的读者形成一个对“机遇”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如今的互联网行业,BAT三分天下的格局大体已定。在下一次的大变革到来之前,几乎所有后起之秀们的创新与创业都只能是小打小闹,即使发展壮大,也极有可能要依附于BAT,甚至会面临被收购的风险。
在当下的中国,不论是就业还是创业,其竞争局面都犹为激烈。即使在这样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倘若没有新一轮的机遇浪潮的出现,即使个人能力再过优秀,也击破不了当今BAT三分天下的格局。究其原因,并不在于创业者不够优秀,或者说他们的知识和能力比不上BAT的创始人,而在于互联网的机遇顶峰已过,外部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局限。
曾经有这么一个问题,我一直难以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答案。纵观历史长河,沧海古今,究竟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如今,我似乎渐渐找到了一个日渐清晰的答案:时势造英雄。
英雄也许会推动时势的发展,但之所以存在英雄,更多在于时势早已孕育了能够诞生英雄的土壤。英雄不一定就是那个英雄,但时势一定会创造出一个英雄,不论这个英雄是谁,他的出现从某种角度讲是一种必然。
就像在互联网浪潮的背景下,我一直坚信,即使马云没有成功,也一定会有另外的人成功。因为大势所趋,在所有的浪潮背景下,必定会有少数的那么几个人站出来独领风骚。时代必定会成就一些人。
如果问我这么一个问题:一个人的成功,机遇和能力各占多少?
如果是以前的我,我一定会回答: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但换做现在的我,会回答:机遇能力四六开。但如果想要实现巨大的成功,私以为,四六开还远远不够,其必定是对半五五开。
之所以五五开,并不是说个人能力不重要,而是说相对来讲,巨大的成功必定要更加依赖于百年难遇的机遇。此时这个能够实现巨大成功的人,其“五分”的能力,也必定抵得了其他人的“七分”。
相关日志: 小水滴 - 给自己唱歌

七分天注定 三分靠打拼
如果提到李彦宏、马云、马化腾不知大家首先会想到什么。
也许有人会说:“BAT——百度、阿里、腾讯,互联网三大巨头”。
这个答案没错,但今天,我想和大家说说其它的:在这个浮躁世俗的世界里,想要成功,“机遇”究竟有多 么重要。
凡是巨大的成功皆离不开两个重要的因素:机遇+能力。这两者缺一不可。
李彦宏之所以能够创建百度,马云之所以能够创建阿里,马化腾之所以能够创建腾讯,更是“机遇+能力=成功”的有效体现。他们的成功是在拥有个人能力的基础上,撞上了风口,没有风口,个人能力再强也只是无济于事。
那么于BAT三大巨头而言,他们的风口是什么?
首先我想告诉大家一个“公开的秘密”:李彦宏出生于1968年,马云和马化腾分别出生于1964年和1971年。为什么我会突然提到他们的出生?
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互联网的大发展始于九十年代,而他们正是撞上了互联网大发展的风口。
中国于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1994年成为了中国互联网时代的起始点。在随后的十几年里,中国走上了“信息高速公路”,发展的态势用“疯狂”一词形容也毫不为过。
到1994年为止,李彦宏26岁,马云30岁,马化腾23岁。这句话隐藏的信息是:中国互联网正式开始大发展的时候,正是他们刚刚大学毕业没几年(或者说即将毕业),能够有所作为,大胆去闯的时候。
假设他们晚出生10年,那么他们都将在不同程度上错过互联网的风口。晚出生10年(截止94年),他们三人的年龄就会是16、20、13,在这个岁数,不论一个人多么优秀,他的知识、眼界与经验都远不足以支撑他们闯出一番事业。
也许有人会反问,那假设他们早出生10年呢?那么到94年为止,他们的年龄就会是36、40、33,这样的年龄不也会遇到风口吗?
这样的反问没毛病,但和我想表达的中心意思并不相矛盾。因为本文想阐述机遇的重要性,其核心观点是:想要实现巨大的成功,有机遇不一定可以,但没机遇则一定不可以。早出生10年也许还会成功,但若晚出生10年,还想获得同样的成功,就会增加很多难度。
也许有人还会反驳,认为这只是一种巧合,那么我再多举几个例子:
网易创始人:丁磊(1971)
小米创始人:雷军(1969)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1974)
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1964)
乐视创始人:贾跃亭(1973)
……
无一例外,他们都是在1970年左右出生的人,在人生最该闯出一番事业的年纪,撞上了互联网的风口。“机遇+能力”促使了他们最后的成功。
在上面五人当中,小米的雷军算是一个特例。因为雷军在2010年才成立小米,彼时的互联网风口已经削弱很多了。但雷军早年曾入职金山,从1992年开始一直到2007年才正式离开。当年能在处于互联网风口时期的金山软件公司任职,从而积累了大量互联网工作经验,并为后来小米的创办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算乘上了互联网的快车。
到目前为止,中国基本上曾出现过两次机遇浪潮。第一次是1978年的改革开放。(邓小平爷爷画了一个圈,深圳从此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创造了震惊全国的“深圳速度”)第二次便是前面提到的1994年,中国全面接入互联网,从此互联网大潮来袭。
如果提到李彦宏、马云、马化腾不知大家首先会想到什么。
也许有人会说:“BAT——百度、阿里、腾讯,互联网三大巨头”。
这个答案没错,但今天,我想和大家说说其它的:在这个浮躁世俗的世界里,想要成功,“机遇”究竟有多 么重要。
凡是巨大的成功皆离不开两个重要的因素:机遇+能力。这两者缺一不可。
李彦宏之所以能够创建百度,马云之所以能够创建阿里,马化腾之所以能够创建腾讯,更是“机遇+能力=成功”的有效体现。他们的成功是在拥有个人能力的基础上,撞上了风口,没有风口,个人能力再强也只是无济于事。
那么于BAT三大巨头而言,他们的风口是什么?
首先我想告诉大家一个“公开的秘密”:李彦宏出生于1968年,马云和马化腾分别出生于1964年和1971年。为什么我会突然提到他们的出生?
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互联网的大发展始于九十年代,而他们正是撞上了互联网大发展的风口。
中国于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1994年成为了中国互联网时代的起始点。在随后的十几年里,中国走上了“信息高速公路”,发展的态势用“疯狂”一词形容也毫不为过。
到1994年为止,李彦宏26岁,马云30岁,马化腾23岁。这句话隐藏的信息是:中国互联网正式开始大发展的时候,正是他们刚刚大学毕业没几年(或者说即将毕业),能够有所作为,大胆去闯的时候。
假设他们晚出生10年,那么他们都将在不同程度上错过互联网的风口。晚出生10年(截止94年),他们三人的年龄就会是16、20、13,在这个岁数,不论一个人多么优秀,他的知识、眼界与经验都远不足以支撑他们闯出一番事业。
也许有人会反问,那假设他们早出生10年呢?那么到94年为止,他们的年龄就会是36、40、33,这样的年龄不也会遇到风口吗?
这样的反问没毛病,但和我想表达的中心意思并不相矛盾。因为本文想阐述机遇的重要性,其核心观点是:想要实现巨大的成功,有机遇不一定可以,但没机遇则一定不可以。早出生10年也许还会成功,但若晚出生10年,还想获得同样的成功,就会增加很多难度。
也许有人还会反驳,认为这只是一种巧合,那么我再多举几个例子:
网易创始人:丁磊(1971)
小米创始人:雷军(1969)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1974)
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1964)
乐视创始人:贾跃亭(1973)
……
无一例外,他们都是在1970年左右出生的人,在人生最该闯出一番事业的年纪,撞上了互联网的风口。“机遇+能力”促使了他们最后的成功。
在上面五人当中,小米的雷军算是一个特例。因为雷军在2010年才成立小米,彼时的互联网风口已经削弱很多了。但雷军早年曾入职金山,从1992年开始一直到2007年才正式离开。当年能在处于互联网风口时期的金山软件公司任职,从而积累了大量互联网工作经验,并为后来小米的创办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算乘上了互联网的快车。
到目前为止,中国基本上曾出现过两次机遇浪潮。第一次是1978年的改革开放。(邓小平爷爷画了一个圈,深圳从此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创造了震惊全国的“深圳速度”)第二次便是前面提到的1994年,中国全面接入互联网,从此互联网大潮来袭。
相关日志: 小水滴 - 给自己唱歌

十五分的言语便只有十五分的执行才能相称,但现实是,绝大多数人的这两种能力,都不是完全相称的。要么言语高大一点,要么行动高大一点。
传统观念认为,一个人保持沉默,只是做事,更能获得好感与认同。但从这个人自身角度来讲,他自然也算缺乏言语的能力,因此也可以称他为行动的巨人,言语的矮子。(言语亦是一种能力。即使有的人可能选择“思想活跃而言语沉默,但沉默成了习惯,言语也必定会相对更缺乏)
思想与行动缺一不可。(言语是思想的外显)没有思想的行动便没有力量,没有行动的思想则落为空谈。不能去判断它们孰轻孰重,因为它们永远互利共生。
对一个人的判断,必须要对应其自身的层次才更有意义。拥有十五分的言语便要尽可能的拥有十五分的执行,绝不可盯着一般人的五分。否则你的自我只会更加不平衡,而最终停滞不前。一个高考状元其它学科都很好,却唯独落下了语文,哪怕他的语文超过了大部分同学,他肯定也算偏科。偏不偏科要基于状元出发,而不是基于普遍出发,否则“越级比较”对状元的自身发展来讲,便没有太大的意义。
传统观念认为,一个人保持沉默,只是做事,更能获得好感与认同。但从这个人自身角度来讲,他自然也算缺乏言语的能力,因此也可以称他为行动的巨人,言语的矮子。(言语亦是一种能力。即使有的人可能选择“思想活跃而言语沉默,但沉默成了习惯,言语也必定会相对更缺乏)
思想与行动缺一不可。(言语是思想的外显)没有思想的行动便没有力量,没有行动的思想则落为空谈。不能去判断它们孰轻孰重,因为它们永远互利共生。
对一个人的判断,必须要对应其自身的层次才更有意义。拥有十五分的言语便要尽可能的拥有十五分的执行,绝不可盯着一般人的五分。否则你的自我只会更加不平衡,而最终停滞不前。一个高考状元其它学科都很好,却唯独落下了语文,哪怕他的语文超过了大部分同学,他肯定也算偏科。偏不偏科要基于状元出发,而不是基于普遍出发,否则“越级比较”对状元的自身发展来讲,便没有太大的意义。
相关日志: 小水滴 - 给自己唱歌

让思念顺其自然
一季花香熏染了流年,
总被一些往事触动了心底的柔软,
于是,一缕飘飞的思绪里,
又出现了当年那春暖花开的画面。
轻盈而过的旧日时光,
在脑海中幻化成美丽的光影,
而在掌心的记忆里,
却葱茏着彼时的那些芬芳与温暖。
始终都相信,
有些人只因一眼,
便会成为一生的牵念,
无论是季节更迭还是岁月变迁。
曾经的那一场花雨,
轻轻的飘零在唇上眉间,
眸中飘出的那丝丝缕缕的顾盼,
穿越了红尘里无数的灯火阑珊。
一份温婉如水的情怀中,
婉转着一抹无怨无悔的执念,
你午夜的那一帘清梦里,
可否听到我灵魂深处那声低低的呼唤。
走过了流年的依恋,
我只想做个拈花浅笑的女子,
静守在天涯的彼岸,
将一场邂逅的美丽绕在纤瘦的指尖。
让思绪伴着墨香肆意的蔓延,
把你的名字涂满在字里行间,
今夜就让所有的思念都顺其自然,
不刻意也不阻拦......
一季花香熏染了流年,
总被一些往事触动了心底的柔软,
于是,一缕飘飞的思绪里,
又出现了当年那春暖花开的画面。
轻盈而过的旧日时光,
在脑海中幻化成美丽的光影,
而在掌心的记忆里,
却葱茏着彼时的那些芬芳与温暖。
始终都相信,
有些人只因一眼,
便会成为一生的牵念,
无论是季节更迭还是岁月变迁。
曾经的那一场花雨,
轻轻的飘零在唇上眉间,
眸中飘出的那丝丝缕缕的顾盼,
穿越了红尘里无数的灯火阑珊。
一份温婉如水的情怀中,
婉转着一抹无怨无悔的执念,
你午夜的那一帘清梦里,
可否听到我灵魂深处那声低低的呼唤。
走过了流年的依恋,
我只想做个拈花浅笑的女子,
静守在天涯的彼岸,
将一场邂逅的美丽绕在纤瘦的指尖。
让思绪伴着墨香肆意的蔓延,
把你的名字涂满在字里行间,
今夜就让所有的思念都顺其自然,
不刻意也不阻拦......
相关日志: 小水滴 - 给自己唱歌

唉!不知不觉又到夏天了。感觉这两天很热,昨天中午还要开空调才能睡会儿。
下意识看了下挂历,难怪!今天是5月17,2018年就过去一半了。
我最怕的是热,但年年都会有热天,躲是躲不过的!
下意识看了下挂历,难怪!今天是5月17,2018年就过去一半了。
我最怕的是热,但年年都会有热天,躲是躲不过的!
相关日志: 小水滴 - 给自己唱歌

胖,今日清明以此为纪:泉下安好!
雨丰,你大哥若还在,定是不逊于你蒋哥哥的人才,你应向他看齐,努力学习,更胜于蓝!
雨丰,你大哥若还在,定是不逊于你蒋哥哥的人才,你应向他看齐,努力学习,更胜于蓝!
相关日志: 一段的一段

才7点多,从卧室窗缝挤进的雨水已在地板上流淌,阳台早已飘满了水。雨越下越大,山水溢出了水沟,在公路上奔流狂欢。
已经8点35分了,风还是吹得树木拼命摇晃,努力打开车门,勉强强撑开了雨伞;带着你最喜欢的苹果、香肠和你还没喝够的可乐......趟着早已积满了雨水的地面,艰难的来到你面前。妈妈为我撑着伞,但身体还是迅速被大雨淋湿。强忍着许多梗咽的话语,一边简单的招呼问候,一边默默的摆上洁白的菊花和物品,慢慢清理打扫杂物,再用卫生纸擦去你脸上的尘土......此时此刻,好想与你干杯畅饮,慢慢述说心中那万语千言!
弟弟被风吹得瑟瑟发抖,不停的喊着:“冷冷冷”。离开前他举着摇晃的雨伞,向你鞠躬表态:“大哥,我要向你学习,好好读书”。
已经8点35分了,风还是吹得树木拼命摇晃,努力打开车门,勉强强撑开了雨伞;带着你最喜欢的苹果、香肠和你还没喝够的可乐......趟着早已积满了雨水的地面,艰难的来到你面前。妈妈为我撑着伞,但身体还是迅速被大雨淋湿。强忍着许多梗咽的话语,一边简单的招呼问候,一边默默的摆上洁白的菊花和物品,慢慢清理打扫杂物,再用卫生纸擦去你脸上的尘土......此时此刻,好想与你干杯畅饮,慢慢述说心中那万语千言!
弟弟被风吹得瑟瑟发抖,不停的喊着:“冷冷冷”。离开前他举着摇晃的雨伞,向你鞠躬表态:“大哥,我要向你学习,好好读书”。
相关日志: 一段的一段

上午到荆门城区文印店打印了两份材料,一份是准备给北海二建总部的,一份是准备寄中冶公司的,弄完后已11点20左右,感觉这一招有效果,切中了要害,也许他们最怕的是这两单位,这是他们今后能不能合作的关键。
相信有结果,否则我们还有办法。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相信有结果,否则我们还有办法。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相关日志: 小水滴 - 给自己唱歌

去年冬天,没有经受住朋友的软缠硬磨,到湖北投资做了点看似非常找钱的事情。三个多月过去了,居然一分钱也没有收到,投入的几十万还有可能打了水漂。一场拼命的较量看来是免不了了,包括上法庭。
哎!又遇到难题了,这应该是第一次这样恼火。真不知命运怎么这样折磨我……
哎!又遇到难题了,这应该是第一次这样恼火。真不知命运怎么这样折磨我……
相关日志: 小水滴 - 给自己唱歌

又过了去了一年,没有刻意回忆往事。但在这热老喜庆的节日里,还是无法抗拒从前那历历在目的美满片段!明明所有的所有已近十年,而那桩桩件件仿佛就是在昨天!
每逢佳节倍思亲......不知道这描述的是一种怎样的感受,是快乐?是幸福?还是痛苦?如果不是快乐也不是幸福,那还不如不过这个年!
每逢佳节倍思亲......不知道这描述的是一种怎样的感受,是快乐?是幸福?还是痛苦?如果不是快乐也不是幸福,那还不如不过这个年!
相关日志: 一段的一段